- +1
《上海市交通發展白皮書》發布,解讀上海交通發展十年成就
近十年來,上海以構筑國際大都市一體化交通為總體目標,實施交通與城鄉空間統籌發展等五大戰略,并圍繞交通與城市、對外交通等專題提出行動綱領。經過持續努力,“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綜合交通體系更加完善,“安全、暢達、高效、綠色、文明”的一體化交通生動呈現。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整體提升。2020年起連續三年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排名全球第三。去年上海港港口連接度連續11年保持全球首位,集裝箱吞吐量突破4700萬標準箱,連續12年保持全球第一。浦東國際機場衛星廳投入運營,2019年空港通達性居亞洲領先地位,客運吞吐量1.2億人次,位列全球城市第四;2021年航空貨郵吞吐量436.6萬噸,創歷史新高,位列全球城市第三,亞太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初步建成。
同時,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進一步加快,航運保險市場規模居前,國際市場份額僅次于倫敦和新加坡;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等得到市場廣泛認可;一批國際性、國家級航運功能性機構云集上海。啟運港退稅、沿海捎帶等重大航運政策實施,航運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2021年成功舉辦首屆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
上海建成超大城市交通網絡,交通對城市發展的引導和支撐作用持續強化。多模式軌道交通建設齊頭并進,滬蘇通鐵路建成通車,滬通二期、滬蘇湖鐵路開工建設,沿江、沿海通道逐步打開;嘉閔線、機場聯絡線等市域鐵路開工建設,利用金山鐵路開通市域列車;2021年底城市軌道交通網絡規模達到831公里,五個新城與中心城之間均實現軌道交通連通,其中11號線實現了跨省運營。
道路網絡更加注重結構優化與功能提升,至2021年底公路總里程1.3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45公里;城市道路5844公里,城市快速路233公里。建成杭申線、長湖申線等高等級航道,對接蘇浙的高等級航道基本建成。
以港口、機場、火車站為核心的對外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更加健全,以軌道交通為主導的多層次城市客運樞紐布局更加完善,有效支撐了一體化交通體系構建,帶動了周邊地區發展。
城市交通服務多元高效,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持續提升。上海始終堅持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2017年獲得首批“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稱號,2021年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1398.8萬乘次,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不含步行)約43.6%(2019年)。
軌道交通持續提能增效,年均增能3%以上,最短行車間隔縮短至1分50秒,日均客運量978萬乘次,占公共交通客運量70%。地面公交服務層次逐漸豐富,中運量71路、臨港T1示范線、奉浦快線、松江有軌電車等多模式公交線路開通運營,滬閔路等12條公交骨干通道建設完成,開設30條省際毗鄰客運銜接線路,建成500公里公交專用道。
軌道交通與地面公交“兩網融合”更加深入,全市75.3%的軌道交通站點周邊50米半徑范圍有公交線換乘。網約車、共享單車、定制班車、分時租賃等“互聯網+”交通出行模式蓬勃發展,豐富了出行方式。
道路運行平穩有序,交通出行環境不斷優化。在道路和停車設施供給有限的條件下,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對小客車實施需求管理,快速路和地面干道高峰運行車速基本穩定。
同時,上海開展精品道路、“四好農村路”等示范路創建,依托“一江一河”岸線貫通建設慢行系統,實施楊浦大橋等4座大橋景觀提升工程,道路設施品質得到較大提升。推進停車資源錯時共享,逐步緩解“停車難”。持續開展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大整治,交通行為更加規范文明。
交通數字化轉型全面發力,運行、服務和管理效能持續增強。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集裝箱碼頭——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投產,自動駕駛級別最高的軌道交通14、15、18號線建成投運,S32、G60、G15等智慧高速公路試點啟動。
交通出行信息化水平持續提升,中心城實現公交站點實時到站信息預報服務全覆蓋,并逐步在郊區推廣;巡游出租汽車統一叫車平臺及“一鍵叫車”功能、上海停車APP上線運行,打造上海MaaS系統1.0版,“出行即服務”理念得以推廣。
上海持續推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至2021年底,累計開放1289公里測試道路,總里程居全國首位,其中洋山港智能重卡示范運營年運輸量達到4萬標準箱。建設“易的PASS”、交通綜合業務平臺、危險品運輸數字化監管平臺等,向著交通政務“一網通辦”、交通運行“一網統管”的目標穩步邁進。
綠色低碳交通向縱深推進,交通可持續發展能力持續增強。出臺鼓勵多式聯運發展的支持政策,上海港集裝箱集疏運體系不斷優化,水水中轉比例最高達到51.6%,海鐵聯運箱量增長至41.7萬標準箱/年。車船等交通工具總體呈現低碳化趨勢,至2021年底,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超過67萬輛,建成各類充電樁超過50萬根;約80%的公交車輛實現新能源替代,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及物流車開展商業化試點;港口岸電設施覆蓋率79%。
嚴格實施機動車排放標準和船舶排放控制區管理,推動交通通道復合利用,開展軌道交通場站用地綜合開發,引導交通集約節約用地。
著力推進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交通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實施地面公交、出租汽車、道路養護等重點行業改革,構建信用管理體系,為交通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綜合交通保障及應急管理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圓滿完成進博會等重大活動交通保障任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2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