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小店故事|在“巨富長”改老房子,時髦勁回來了
【編者按】小店是城市的生機,也是最美妙的風景。有別于大型商場和連鎖商鋪,個性小店折射出時代鏡像,為城市日常營造別樣生態,更是我們愛上海的理由。
澎湃新聞-私家地理推出系列探訪“上海小店故事”,走近上海最具個性的一批小店和它們背后的主人。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里重要的一部分。
早已成為上海名片的“巨富長”街區從來不乏新鮮事。尤其在巨鹿路西段,梧桐高聳,樹蔭濃烈,洋房、別墅、公寓等各式建筑交錯密布,一直是時髦小店聚集之地,也是領略近代上海城市發展的絕佳地段。

巨鹿路西段街景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巨鹿路845弄5號,是帶著典型現代派風格的聯排別墅,坐北朝南,磚混結構,總高4層,建造至今已近80年。在滿是優秀歷史保護建筑的街區里,“非文?!钡倪@幢老樓給了人們機會,走近甚至重新創造它。
今秋上海時裝周期間,這棟老樓以“R130”之名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它的新身份是一家“會思考的買手店”,聽著耐人尋味。

巨鹿路845弄5號R130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老房改造,一場高難度手術
“R130”主理人施婭寧說自己一個外地姑娘來滬創業第一步,就選了個大難題:在疫情持續影響下,在老房子里開店。
2020年初,她開始選址,經過半年的搜羅和考量,綜合多方因素,最終才做了決定,R130作為本地時尚集團的重磅斥資項目,婭寧從尋覓,房產交易到后來的改造,她覺得每一步都讓她更深入地了解這座城市。
“(這棟樓)本身,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獨棟洋房,而是新式里弄里的聯排別墅,樓里有兩面墻是與鄰居公用,整體上,它是一個縱深長、水平窄,垂直深的空間。過戶手續完成后,我們團隊將它‘閑置’了許久,因為一直在思考究竟該怎么‘下手’?!彼f。

老樓舊影
直到主創團隊將新店主題設定為“安特衛普”后,空間改造才有了相對清晰的方向。婭寧解釋說,“比利時最大的港口安特衛普,因安特衛普六君子(The Antwerp Six)在1988年掀起的時尚革命而成為世界時尚高地,‘安特衛普’四個字也成為獨立先鋒的代名詞。對于許多醉心時尚的年輕人而言,他們相當熟悉這個詞的意義,同時,我們覺得安特衛普的風格和時尚氣質也與當下中國時尚環境契合,比如在上海時裝周上,我們可以感受到強調設計原創性,敢于表現自己的先鋒精神”。
但老房子經歷的滄桑,還有歷任業主的改造,使整個過程變得異常艱難。婭寧說起初是按整體規劃做設計,但施工開始后,除了承重等關鍵建筑結構,團隊是拆一層,改一層,她將之比喻為做一場“高難度的外科手術”。
改造的核心要義是加入一個鋼結構的“灰盒子”,加固房屋穩定,也架構起縱向的分層布局,視覺上從地面可以直接看四層天頂,感官效果頗為震撼。

嵌入鋼結構的“灰盒子” R130 圖

改造后“通天”視覺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各層樓原有的老木頭、老磚進行了保護性修繕,一部分拆除件也都被存于倉庫。

改造前房內老木梁

改造保留了舊房痕跡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房里的樓梯遵循了原有的結構,但梯身換上了鋼材,梯子窄長形,冷灰色,一步步向上走時,會有一種“逼仄”感,恰好還原了走在老房子里的感受。他們還特地訂制了一部略帶摩登復古風格的電梯,如此一慢一快,形成了時空交疊的趣味。

左為樓梯改造前 R130 圖 右為改造后 澎湃新聞記者朱喆 圖
嵌入的電梯
三樓半層有一露臺,因房子地處衡復歷史風貌街區,必須完全保留原樣,未加任何頂篷或改造成玻璃屋,從平臺上可俯瞰巨鹿路的小馬路風情,穿行的汽車,悠閑漫步的路人,還有茂密壯碩的梧桐樹。

上為露臺改造前 R130 圖 下為改造后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受疫情持續影響,整體改造已耗時2年有余,至今仍在繼續,一樓南面自帶的花園即將進入最后收尾階段,內部將有大片養護綠植和休閑座椅,供訪客提供休憩之用。

從露臺俯瞰巨鹿路
“逼仄”里,別有洞天
狹長的樓梯帶來一些體感的“局促”,但其實到了每一間房里,思緒便豁然開朗。
狹長的樓道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透過頂層玻璃可以看到高聳入云的梧桐樹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R130的樓層規劃是對“垂直”業態的一次探索。婭寧聯合國內新銳時裝買手平臺CLAP以及當代時裝研究機構CoFI團隊,一同嘗試“垂直”概念來探索時裝商業模式。

R130空間結構示意圖 R130圖
“有別于傳統店鋪的平面式的品類分布,在一層里看到所有品牌的所有產品,我們則是把品牌的基礎單品、當季時裝和珍藏系列,按低到高,分層陳列,讓人們逛起來有循序漸進的多重體驗?!眿I寧解釋。

一樓內景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CoFI聯合創始人喇澤南認為這一策展式的樓層規劃和布局有助于讓消費者在購買的同時對時裝文化有進一步的認知,尤其是在四樓時裝畫廊A130,他們選定的都是孤品,有收藏價值和意義,并定期以不同的主題進行展示,有較長的展期。
整體上,買手團隊甄選國內外具有先鋒創意精神的品牌及服飾產品,給時裝愛好者可買、可學的體驗。如同CoFI聯合創始人張海佩的觀點,許多愛穿搭的人士不一定想擁有四樓的珍藏款,但大家有意愿去欣賞,去學習,優秀的買手店除了銷售和創造流行外,還有引導的意義。

R130 開幕展覽展區內景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R130在此次上海時裝周期間已經舉行了開幕展覽,主創團隊從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過去5年的優秀畢業生中挑選了7人,將他們在校期間的代表作進行展示,圍繞13件分布于各樓層的精彩時裝作品進行展示和討論,了解安特衛普新生力量。

R130 開幕展覽展區內景 R130圖

R130 開幕展覽展區內景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一樓展區的三面墻上為人們梳理了1663年以來比利時時尚的重要歷史事件,并輔以數字導覽。婭寧透露,R130的一樓入口將長期作為藝術展示窗口,定期舉行不同主題的櫥窗陳列。
她認為,在上海,美輪美奐的櫥窗審美已經十分豐富,他們致力于打造一個好的櫥窗:具有思考性,有知識、有創意,也有一家店鋪的個性,還凝聚著店鋪對所在街區、城市的感情。

一樓入口 R130圖
R130周圍也已陸續開出各式設計師服飾買手店、古著店等,“巨富長”的時尚基因仍在不斷生長,這也意味著一場激烈的較量,斗膽識,斗創意,但這一街區的魅力也正在此,多元共生,繽紛璀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2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