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巴西大選在即,連任希望微弱的博索納羅要學特朗普“鬧選”?

7月24日,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自由黨大會上發言。 新華社記者 王天聰 攝
巴西總統選舉將于10月2日拉開帷幕。目前,左翼總統候選人盧拉在民調中領跑,緊隨其后的是現任總統博索納羅。9月22日,巴西權威民調機構Datafolha的最新預測顯示,盧拉和博索納羅在首輪投票中得票率分別為47%、33%。由于兩人間的差距在持續拉大,盧拉或將在首輪中以超過半數的得票率直接勝出,不會舉行第二輪投票。
由此看來,盧拉重返高原宮(編注:即巴西總統府)似乎已成定局,但到明年年初新總統正式就任之前,這條回歸之路恐怕不會一帆風順。任期內接連不斷的危機阻礙了博索納羅的連任“好夢”,然而種種跡象表明,他并不甘心自己的總統生涯就此終結,“鬧選”和美國干預的風險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
執政期間四大危機壓縮博索納羅勝選可能
博索納羅的民意支持率在執政期間嚴重下滑,反對率早在去年便超過50%,政治信譽和連任希望被不斷損耗,政治、經濟、社會、外交四大領域的問題接踵而至。
一是政府凝聚力薄弱,政治危機頻發。盧拉此前在大選電視辯論中公開諷刺博索納羅是“國會的人質”,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前政府內部合作的困難程度?!案褐疇帯睂е铝藝乐貎群?,削弱了政府的政策執行力。在內閣中多種意識形態也在相互沖突,不同利益集團各行其是,使政治議程難以順暢開展。博索納羅執政期內,內閣部長大量離職或遭撤換,部分盟友甚至加入反對派,政府根基動搖。多地頻發抗議游行要求總統下臺,眾議院已收到百余項彈劾請求。此外,不同層級政府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凸顯,部分地方政府各自為政,頒布的政策與聯邦政府不相統一,執行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經濟增長乏力,復蘇艱難。經濟問題切實關乎民生,是目前各候選人聚焦的重點。盡管博索納羅上任之初重磅推出的養老金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政府財政壓力,但其任期內卻沒有交出令選民滿意的經濟答卷。今年以來,在疫情、烏克蘭危機、美聯儲加息等外部因素影響下,巴西通脹高企,貨幣貶值,外債負擔沉重。為控制通脹和利率,巴央行緊跟美聯儲,自去年3月開始連續加息12次,上調基準利率共1175基點,卻引起財政赤字擴大、社會融資減少、居民消費水平降低等負面效應,影響了政府財政收入,對經濟長期復蘇構成挑戰。
三是不平等現象加劇,社會矛盾突出。首先,改革措施引發反對聲音?!娥B老金改革法案》和新稅制法案雖有效緩解了公債負擔,卻因職工養老支出增加、退休年齡提高、未觸及最富裕階層利益而飽受詬病,被認為未徹底根治社會不公現象。此外,削減教育、醫療等公共開支以控制財政赤字的措施將政府財政壓力轉嫁給了貧困家庭,進一步放大了弱勢群體的困境。
其次,疫情全面失控。去年3月以來,巴西新冠疫情感染者數量激增,防控措施收效甚微??偨y不但帶頭違反防疫規定,還借疫情之機公開表明極端主義立場,攻擊不同聲音。疫情反復還造成了勞動力市場低迷、失業率攀升、非正規就業人數增加等問題,使收入分配持續惡化,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
再次,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加劇了環境污染和環境犯罪。博索納羅執政期間大力發展耕種、采礦、建造水力發電廠等破壞環境的經濟活動,撤銷外交部、環境部的氣變環保相關處室,大幅削減國家環境委員會顧問人數,嚴重破壞了巴西一直以來在國際上建立的“綠色”形象,有損社會凝聚力和認同感。
最后,極端保守主義全面回潮使少數群體權益屢受侵害,對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博索納羅是天主教徒,但從政以來為了吸引基督教福音派教徒的政治支持,一直秉持和福音派相同的較為保守的道德價值觀,以保守的天主教教義為綱,多次呼吁社會回歸傳統,上任之后教育部及家庭、婦女和人權部均變為保守主義“掛帥”。此外,博索納羅還對亞馬孫原住民、性少數人群以及委內瑞拉難民發表歧視色彩濃厚的言論,猛烈鎮壓無地農民運動(MST)等反對派抗議活動。這種利用社會對立情緒爭取政治支持的做法讓不同階級和群體間的矛盾尖銳化,加大了公共治理難度。
四是對外關系陷入僵局。博索納羅的外交政策帶有濃厚意識形態色彩,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交往甚密,美國現任總統拜登上臺后美巴關系急劇“降溫”。在烏克蘭危機中,博索納羅諷刺烏克蘭人“將國家命運交給喜劇演員”。在亞馬孫環境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也一直是巴西與美歐國家關系的“導火索”。在區域組織中,博索納羅一意孤行,不但不顧“南方共同市場”整體利益單方面削減部分產品進口關稅,還先后退出南美洲國家聯盟(UNASUL)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簡稱拉共體),與地區其他右翼政府共同成立南美進步論壇(PROSUL),將委內瑞拉等左翼國家排斥在外。
能否請來“美國救兵”?
作為21世紀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拉美領導人之一,盧拉若勝選將對美政府在拉美推行“門羅主義”造成較大阻礙。盧拉如果勝選,拉美最具影響力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哥倫比亞和智利五國都將由左翼領導人執政,意識形態將基本處于同一戰線。
盧拉政綱在對外政策上重視多邊主義以及拉美發展的自主性,對美國始終懷有較為強烈的離心傾向。如果盧拉重新當選,預計將加強區域合作一體化,大力促進巴西重返拉共體,同時積極發展巴西-中國關系。經濟方面則明確反對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私有化,強調巴西貨幣雷亞爾的地位,還有可能繼續推進其上一任期內的拉美一體化蘇爾(SUR)貨幣以擺脫美元控制。不難看出盧拉的內政外交政策導向將影響美國在拉美利益。
而博索納羅雖與拜登政見不合,但其反多邊主義、反拉美一體化的政策傾向對美國而言更加有利。作為上屆大選“洗車行動”(編注:針對與巴西石油公司有關的一系列腐敗案件的反貪行動,導致盧拉2018至2019年身陷囹圄,但去年最高法院裁決他無罪)的獲益者和資深軍方人員,博索納羅早在2019年上任之初就動身前往美國中情局總部,他也是巴西歷史上首位訪問中情局的總統,繼承了巴西軍方歷來與美情報機構聯系密切的傳統。因此,博索納羅并非沒有利用美國對盧拉上臺的抗拒心理與其聯手干擾選舉秩序的意圖。
博索納羅的“鬧選”苗頭初現于2021年初。美國大選結束后,他多次放話稱選舉存在舞弊行為,遲遲不承認拜登勝選結果。幾個月后,他又進行了大規模內閣人事調整,一夜間撤換包括外長、防長在內的7名部長級高官以及海陸空三軍司令,被疑是為今年大選“排兵布陣”。
眼看盧拉在民調中遙遙領先,博索納羅及其軍方幕僚近期開始逐漸加大對投票系統和最高選舉法院的攻擊力度,質疑其公開性和透明度,并威脅稱將不承認選舉結果。8月,博索納羅邀請美國、歐盟等40余國駐巴使團進行會晤,批判大選投票系統,并在演講中公然稱自己和武裝部隊為“我們”,“鬧選”之心昭然若揭。國防部還提出以紙質選票作為檢測電子票箱的安全性方案,并向選舉最高法院發函指派軍官為電子投票監督人,甚至同由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前官員擔任CEO的以色列網絡安全公司CySource簽署協議,以幫助巴西“監督選舉”。
巴西國內一些非政府組織的種種反應就充分預示了博索納羅在連任失敗后效仿特朗普“鬧選”的可能。近日,由綠色和平組織等18個巴西民間團體組成的代表團赴美,同美國務院、眾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美洲國家組織等機構共同分析大選前面臨的風險,并與調查“國會山事件”的美民主黨代表杰米·拉斯金舉行會議,為應對博索納羅復制該事件商議預案。
近年來,博索納羅政府逐漸加大與美在國防安全、情報、通信科技等敏感領域交流合作的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這一傾向。過去一年中,巴西多名內閣部長和軍方官員參與了巴西-美國高級別對話會議、會見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理查德森等涉國防安全領域的高層活動。去年夏天,中情局局長伯恩斯及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接連訪巴,會見博索納羅及總統府機構安全辦公室主任、巴西情報局負責人等具有軍方背景的高級別情報官員,特斯拉執行總裁馬斯克也于今年年中造訪。有分析人士認為,蘇利文與博政府討論了如何阻止盧拉在大選中回歸及其可能引發拉美“粉紅浪潮”重現等內容;而馬斯克在大選前造訪更是“別有用心”,其真實目的疑為借發展網絡之名監控偏遠地區,操縱大選投票結果。
今年上半年,巴西已登記214起針對政治人物的暴力案件,政治極化程度空前嚴重,政治暴力事件密集上演。就在選舉前不到三個月,一名伊瓜蘇市的勞工黨前財務人員在生日聚會上被博索納羅的激進支持者槍殺,標志著巴西的左右較量進入白熱化階段。
執政期間出現的四大問題很有可能打破博索納羅的連任好夢,使其“聯美打盧”的用意愈發明顯。雖然盧拉在民調中始終保持穩定優勢,但有專家分析稱,如果進入第二輪投票,博索納羅依然有勝選希望。本次關乎拉美左翼能否“集體歸隊”的大選結果如何,我們仍需拭目以待。
(嚴若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2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